首页 >热讯文化网 > 人物 >

“网红院长”单霁翔:两个半钟,道尽宫中那些事儿

这就是修复人的伟大。当文物得不到保护的时候,它们是没有尊严的,它们是蓬头垢面的。当文物得到保护得到展示,它们就光彩照人了。——单霁翔

一件白衣,一双布鞋,一个茶缸子,故宫博物院的前“掌门人”单霁翔空降花城广州。

今年4月,单霁翔正式卸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而退休后的这一个月,单霁翔依然很忙。围绕“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活起来主题,开始了巡讲之旅,在安徽、浙江、上海、山东等地,每次都一口气讲足两个小时。5月22日,单霁翔广州开讲,两个半小时道尽故宫博物院那些事儿。

“当我们的文物得不到保护的时候,它们是没有尊严的,它们是蓬头垢面的;当它们得到保护得到展示,它们就光彩照人了。在明年紫禁城600年到来之时,我们一定叫1862690件文物,每一件都光彩照人。”

故宫“大管家”管排队、拔野草、搞戒烟“这个地方一共有3个名字:紫禁城、故宫、故宫博物院。”2012年1月,单霁翔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正式执掌“紫禁城”。他通过一系列成功的尝试,让拥有600年历史的故宫焕发出新生机,令原本高冷的紫禁城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三个名字放在一起,那就是世界之最,只是我感觉不到。”5个月走坏了20多双布鞋的单霁翔,对故宫的保护建设有了些新思考。“你说故宫大,70%的区域开放不到,观众看不到。你说藏品众多,99%的藏品沉睡库房,大家也看不到。你说观众多,但是我看到大多数的观众体验并不好。”

接任院长第一年,单霁翔开始反思,什么才是观众走进故宫能真正获得的?

围绕“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活起来主题,5月22日,单霁翔广州开讲。

“活起来。就这三个字,改变了我们一贯的发展思路。”单霁翔感慨,相比于文物本身的历史价值,这些文化遗产资源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现实生活做出贡献可能更重要。“我们一贯把文物看作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但是活起来告诉我们,这些文化遗产是有生命历程的。它们不但有灿烂的过去,还应该有有尊严地现在,还应该健康地走向未来。”

单霁翔首先把眼光落在了故宫博物院的大广场上。过去的故宫广场是个商业化区域,买卖全国小商品,和今天的故宫文创没什么关系。“一到旅游旺季,广场上乱哄哄,排队一小时甚至更长都是家常便饭。好不容易挤到窗口,买了票还挤不进去,纯属遭罪。”

热门景点排队是“家常便饭”?单霁翔不干,一口气开出32个售票窗口,一度成为全世界最多售票口的博物馆,观众进馆的时间一下缩了一半。“过去我们这不大的广场上,总有人丢孩子、找孩子,谁出来玩能心情好?就这样简简单单一套组合拳打出去,我们的广场的整体氛围就变了。”

从这样不起眼的小事里,这个故宫“大管家”尝到了甜头。游客嫌故宫里太黑,他就给装上LED冷光源的照明设备;男厕所“空荡荡”女厕所“大长龙”,他用大数据算出女性的洗手间应该是男士洗手间的2.6倍最合适;为防火摇旗先对员工“下手”,开动员大会让员工为戒烟作表态;故宫房顶上长草给古建保护带来障碍,他就带队爬屋顶。“今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故宫博物院1200栋建筑上面没有一根草。”

限流参观“网上购票”让节奏慢下来

服务跟上来了,游人自然多起来了,单霁翔的又一个难题也来了。

“2002年,故宫观众第一次突破700万。等我接任院长的2012年,故宫的观众比十年前涨了一倍。从这时候开始,我们意识到节奏要慢下来了。”

2017年,故宫参观人数达到1670万,曾是世界观众最多博物馆的卢浮宫,只有故宫不到一半的人数。“如果一天接待4万人,很轻松;如果一天接待8万人,那就是饱和;如果是18万呢?那就是崩溃,那就是人推人。”

单霁翔开始意识到限流的意义。“参观故宫是刚性的,你不能规定谁来谁不来,但你可以告诉观众什么时候来是最合适的。”为了让每位游客都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故宫,单霁翔为参观人群拉起一条线。

单霁翔意识到宫故限流的意义。

“每天只接待8万人。但是这一条线划起来不简单,游客的情绪和感受都要全盘考虑在内。”单霁翔鼓励大家在淡季来体验,一遍一遍告诉观众们限流的原因,搞起旅游淡季展览,设置淡季免费参观日。2016年,“全年70天超过8万人”的日子没了,更多的观众选择淡季来玩,再往前走一步,单霁翔决定正式推行“网上购票”。

“我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2014年故宫正式宣布实行网上购票,十天之内可以在家预约,不用到窗口来买票,如果不来了免费退票。即使这样,只有2%的人选择预约,98%的人还是到窗口来买票。

2015年,网上预约占到17%。2016年国家批准使用支付宝,故宫预约观众到了41%。2017年国家又批准使用微信,故宫预约的观众到70%以上。

“我觉得时机成熟了,那个时候就关闭了所有的售票窗口。”那天关闭的时候,单霁翔嘱咐所有的售票员,人人都得在岗位上等着。万一网上售票推行失败,现场马上再开窗户售票。

“结果一切平稳。大屏幕告诉大家怎么扫买、怎么支付、怎么进入,没有提前预约的观众到广场拿出手机,自己就把票买了。游客再也不用在买票环节上耽误时间,"分流"也就真正实现了。”

悄悄隐退把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

在单霁翔眼里,真正解决故宫人山人海的问题,还要靠扩大开放。而故宫要想扩大开放,前提是要把古建筑修好。

单霁翔的前任院长郑欣淼任职十年。在单霁翔眼里,那是最艰苦努力的十年。“一上任就启动了故宫整体维修保护工程,从2002年到2020年,他们下决心用18年的时间,把故宫1200多组建筑全部都修好,这是非常伟大的工作。”

单霁翔认为,真正解决故宫人山人海的问题,还要靠扩大开放。

从前任“掌门人”手中接棒,怎么保护好这个大庭院的同时,又能让更多人把步子迈进来,这成了单霁翔的一道难题。“一代一代都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是保护好故宫的古建筑,做好故宫的博物馆工作。”

修缮文物绝非口头功夫。除了拟好修缮报告,每一道工序都要详细记录,每一件文物都要用原材料修补。单霁翔回忆起故宫里不起眼的一块匾,不大,但是处处可见文物修复师的心血。“小黄点是螺钿,黄颜色的是掐丝法郎,蓝绿色的是陶瓷,红颜色的地方都是海底的珊瑚,白颜色是新疆和田玉,绿颜色是象牙染的染牙,粉颜色的是贝壳,棕色的、深绿色的是福建的寿山石。”四面八方的材料,都要找到原材料修复,再搭配修复师的精准技术,最后一字不差地补回原来的位置。

“这就是修复人的伟大。当文物得不到保护的时候,它们是没有尊严的,它们是蓬头垢面的。当文物得到保护得到展示,它们就光彩照人了。”从那时起,单霁翔下定决心,在明年紫禁城600年到来之时,故宫里收藏的1862690件文物,每一件都必须光彩照人。”

当文物准备好被观赏,故宫的神秘大门也在悄悄打开。

6年前,故宫开放面积只占紫禁城30%;2014年终于开放到了50%以上;2015年开放“西路”,使开放面积占65%;去年至今,故宫3/4的面积开放了。单霁翔透露,按规划,到2020年,故宫开放面积占比将超80%,目标则是85%以上。

故宫的神秘舞台正一点点被拉开,而这位神秘舞台后的“掌门人”正悄悄隐退。

今年4月,单霁翔正式卸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而他的生活却从没和“故宫”二字分开过。卸任一个月后,单霁翔重回故宫,受聘为故宫学院院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的探讨上。

粉丝追着老单要签名。

故宫的未来在哪?故宫正在进行的两项重大工程,一个是故宫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第二个就是维持8年平安故宫工程——要消除故宫存在的防火方面、防盗方面、防震方面、防腐蚀方面、防观众踩踏等方面的隐患,使故宫进入安全稳定的状态。

“这两项工程的完成时间恰恰都是2020年,而这一年就是紫禁城建成的第600年,所以我们今年的口号,就是要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2